3、基本规定3。0、1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通民众对办公与居住条件的改善需求日益增长.建筑能耗尤其是夏季制冷能耗随之逐年升高,因此,太阳能在夏季制冷中也会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不同气候区的夏季制冷工况需匹配的集热器总面积与冬季采暖工况需匹配的集热器总面积不一样、尤其是夏热冬冷地区夏季炎热且漫长.冬季寒冷但短暂.所以在设计与应用太阳能空调系统时.应同时考虑太阳能热水在夏季以外季节的应用.例如生活热水与采暖,避免浪费、做到全年综合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同时考虑热水及采暖应用时,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与,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 GB,50495的有关规定,3、0。2。太阳能制冷系统可按照图1进行分类。从热力制冷角度出发、本规范只适用于吸收式与吸附式制冷、从太阳能热力制冷机组和制冷热源工作温度的高低来分 目前国内外太阳能热力制冷系统可以分为三类、表1 表1 太阳能热力制冷系统分类,根据表1可知。热力制冷系统可以分为高温型。中温型和低温型三种类型,国外实用性系统多为中温型。也有高温型的实验装置.但国内目前只有后两种,且制冷机组热媒为水、因此。本规范只适用于后两种制冷方式 且不考虑集热效率较低的空气集热器,吸收式制冷技术从所使用的工质对角度看,应用广泛的有溴化锂。水和氨。水 其中溴化锂 水由于COP高。对热源温度要求低。没有毒性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 占据了当今研究与应用的主流地位,按照驱动热源分类,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可分为蒸汽型、直燃型和热水型三种,太阳能吸附式制冷具有以下特点 1,系统结构及运行控制简单 不需要溶液泵或精馏装置.因此。系统运行费用低、也不存在制冷剂的污染 结晶或腐蚀等问题.2.可采用不同的吸附工质对以适应不同的热源及蒸发温度 如采用硅胶.水吸附工质对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可由,65,85,的热水驱动,用于制取。7、20 的冷冻水、采用活性炭、甲醇工质对的太阳能吸附制冷系统,可直接由平板集热器驱动.3。与吸收式及压缩式制冷系统相比,吸附式系统的制冷功率相对较小 受机器本身传热传质特性以及工质对制冷性能的影响,增加制冷量时 就势必增加吸附剂并使换热设备的质量大幅度增加,因而增加了初投资、机器也会变得庞大而笨重 此外,由于地面上太阳辐射照度较低,收集一定量的加热功率通常需较大的集热面积。受以上两方面因素的限制,目前研制成功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制冷功率一般均较小,4.由于太阳辐射在时间分布上的周期性。不连续性及易受气候影响等特点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系统应用于空调或冷藏等场合时通常需配置辅助能源。3 0。3。太阳能空调系统包含各种设备 管路系统和调控装置等.系统涉及内容庞杂、因此在设计时除考虑系统的功能性 还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土建施工、即建筑主体在土建施工时与设备 管道和其他部件的协调,如对各部件的保护.施工预留基础、孔洞和预埋受力部件,以及考虑施工的先后次序等.2。设备运输和安装,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运输路线 通道和预留吊装孔等.并为设备安装预留足够的空间 3 用户使用和日常维护,系统设计时要考虑用户使用是否简便 易行、日常维护要简单,易操作,使用与维护的便利有助于太阳能空调系统的推广,3。0、4 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一种 具有不稳定的特点 太阳能资源由于所处地区地理位置.气象特点等不同更存在很大的差异、加之太阳能集热系统的运行效率不同.选择太阳能空调系统时应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建筑物类型如低层、多层或高层。和使用功能如公共建筑或居住建筑,以及冷热负荷需求、各个气候区冷热负荷侧重不同。会影响太阳能集热系统的大小、安装条件及系统设计、而同时业主对投资规模和产品也有相应的要求、导致设计条件较为复杂 因此、为适应这些条件。需要设计人员对系统类型的选择全面考虑,整合设计,做到系统优化,降低投资,3。0。5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开展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建筑节能降耗,各气候区所在城市和农村纷纷出台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实施细则。并要求在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的建筑设计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标准、所以。太阳能空调系统的设计前提是建筑的热工与节能设计必须满足相关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建筑的热工性能是影响制冷机组容量的最主要因素 有条件的工程应适当提高围护结构的设计标准 尤其是隔热性能。才能降低建筑的制冷负荷 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降低投资成本,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只有改造后的既有建筑热工性能满足节能设计标准,才能设置太阳能空调系统,否则根本达不到预期的节能效果.3.0,6、本条为强制性条文、目的是确保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第一,集热系统因位于室外,首先要做好保护措施。如采取避雷针 与建筑物避雷系统连接等防雷措施、第二、在非采暖和制冷季节,系统用热量和散热量低于太阳能集热系统得热量时.蓄能水箱温度会逐步升高.如系统未设置防过热措施,水箱温度会远高于设计温度 甚至沸腾过热 解决的措施包括、1、遮盖一部分集热器.减少集热系统得热量.2。采用回流技术使传热介质液体离开集热器.保证集热器中的热量不再传递到蓄能水箱。3 采用散热措施将过剩的热量传送到周围环境中去、4,及时排出部分蓄能水箱,池 中热水以降低水箱水温、5,传热介质液体从集热器迅速排放到膨胀罐.集热回路中达到高温的部分总是局限在集热器本身,第三、在冬季最低温度低于0、的地区。安装太阳能集热系统需要考虑防冻问题。当系统集热器和管道温度低于0 后。水结冰体积膨胀,如果管材允许变形量小于水结冰的膨胀量、管道会胀裂损坏,目前常用的防冻措施见表2、注.1,室外系统排空时间较长时,系统较大,回流管线较长或管道坡度较小.不宜使用,2,方案技术可行.但由于夜晚散热较大、影响系统经济效益、3、表中,为可选用,为有条件选用.为不宜选用,最后 还应防止因水质问题带来的结垢问题。一般合格的集热器均能满足防雹要求.采取合适的防冻液或排空措施均可实现集热系统的防冻。用电设备的用电安全在设计时也要考虑,3。0、7,本条强调了热力制冷机组,辅助燃油锅炉和燃气锅炉等设备安全防护的重要性 热力制冷机组主要是指吸收式制冷机组和吸附式制冷机组 吸收式制冷机组的安全要求有明确的现行国家标准,此处不再赘述.吸附式制冷机组的安全措施与吸收式制冷机组相同 辅助能源的安全防护根据能源种类,分别按照相应的国家现行标准执行.3、0,8,一般来说,建筑物的夏季空调负荷较大,如果完全按照建筑设计冷负荷去配置太阳能集热系统,则会导致集热器总面积过大,通常无处安装、在其他季节也容易产生过剩热量.且室外气候条件多变、导致太阳辐射照度不稳定。因此在不考虑大规模蓄能的条件下。太阳能空调系统应配置辅助能源装置、辅助能源的选择应因地制宜。以节能.高效。性价比高为原则.可选择工业余热、生物质能,市政热网,燃气,燃油和电,3,0.9、太阳能空调系统选用的部件产品必须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安装使用说明书,在设计时,宜优先采用通过产品认证的太阳能制冷系统及部件产品、太阳能空调系统中的太阳能集热器应符合。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B.T。6424和,真空管型太阳能集热器 GB T 17581中规定的性能要求.溴化锂制冷机组应满足。蒸汽和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GB T、18431中的要求.其他设备和部件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要求.系统配备的输水管和电器,电缆线应与建筑物其他管线统筹安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安全。隐蔽.集中布置.便于安装维护 太阳能空调系统所选用的集热器应在制冷机组热源温度范围内进行性能测试 保证集热器热性能与制冷机组的匹配性,生产企业应提供详细的制冷机组工作性能报告。包括制冷机组随热源温度变化的性能特性曲线。并应出示相关的检测报告,3 0。10,太阳能空调系统是建筑的一部分,建筑主体结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是保证太阳能空调系统达到设计效果的前提条件,更是整个工程的必要工序.3,0、11。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建筑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各种能源消耗设备都会成为,能源审计,的对象,太阳能空调系统也不例外.如何既保障系统设备安全运行。又能同时衡量太阳能空调系统的集热系统效率和制冷性能系数等指标.离不开系统的监测计量装置 因此,应设计并安装用于测试系统主要性能参数的监测计量装置,包括热量。温度、湿度 压力。电量等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