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基础工程5 1,一般规定5.1,2、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的夹角.打,压、入桩包含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本条表中的数值未计及由于降水和基坑开挖等造成的位移、但由于打桩顺序不当,造成挤土而影响已入土桩的位移包括在表列数值中,为此.必须在施工中考虑合适的顺序及打桩速率。布桩密集的基础工程应有必要的措施来减少沉桩的挤土影响 5。1 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本条是在原规范强制性条文第5.1,4条的基础上修改而成 虽然目前灌注桩的直径和深度均有所增加.但是也会出现短桩数量非常多的情况.按照原规范的要求,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数量偏多 此次修订将,小于50m3的桩,每根桩必须有1组试件,改为.当混凝土浇筑量不足50m3时、每连续浇筑12h必须至少留置1组试件。即对于单桩不足50m3的桩无需一桩一试件,数量有所减少。检测单位根据混凝土灌注的体积,结合本条对混凝土试块留置数量的要求进行检验 检验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可以根据检测单位提供的检测报告对混凝土强度进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5,1 5 工程桩的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对上部结构的安全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承载力检验是检验桩抗压或抗拔承载力满足设计值,通常采用静载试验确定 桩身完整性检验是检验桩身的缩颈.夹泥。空洞 断裂等缺陷情况.通常采用钻芯法.低应变法.声波透射法等方法,要求桩身完整性的检测结果评价应达到.类桩以上,检测单位根据总桩数及设计等级。结合本标准第5,1 6条及第5 1、7条对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检验数量的要求进行检验.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类桩的分类原则为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本条规定桩身完整性应至少满足,类桩的评价要求,可以根据检测单位提供的承载力及桩身完整性检测报告对其进行验收,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对不满足要求的工程桩,可采取补强或补桩措施。5.1.6.对重要工程。甲级.应采用静载试验检验桩的承载力.工程的分类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的规定执行.关于静载试验桩的数量。施工区域地质条件单一时 当地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由设计确定 承载力检验不仅是检验施工的质量。而且也能检验设计是否达到工程的要求。因此.施工前的试桩如没有破坏又用于实际工程中。可作为验收的依据,非静载试验桩的数量、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的规定执行 5。1,7。桩身完整性的检验.可按现行行业标准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所规定的方法执行、打入桩制桩的质量容易控制.问题也较易发现,抽查数可较灌注桩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