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目录。1.总则,1,1编制目的 1 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预案体系、1、5工作原则,2,组织体系。2 1组织机构与职责.2。2成员单位职责分工。2、3专家委员会.2,4地方政府组织机构职责,2,5企业事业单位,媒体责任及公众义务。3 预测与预警,3。1预测.3 2预警,4、应急响应 4,1响应程序。4,2响应措施 5 应急终止、5、1应急终止条件、5,2善后处置,6 信息报送、6,1、信息报送要求,6.2。信息报送内容,7,应急保障.7.1资金保障、7,2通讯与信息保障,7,3物资装备保障、7 4应急科技保障.7 5人力资源保障,8。监督管理.8 1预案演练。8 2应急能力评估,9、责任与奖惩、10,附则.11,附件、镇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切实做好我市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建立健全应对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机制 提升市各相关部门应急联动效能.有效开展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和应对,努力降低重污染天气的危害.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1。2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江苏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 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 文件等 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重污染天气的预警,控制和应急处置工作,1.4预案体系,镇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体系包括镇江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各辖市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各工业园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等、1。5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 预防为主.着力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与应急处置力度。最大限度保障公众身体健康,2、属地管理、统一领导.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条块结合 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应急指挥机构和各级政府的作用 3。加强预警.提前响应、强化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能力建设,根据预报预警情形提前采取响应措施,避免重污染天气出现或减少持续时间。4、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立健全联动协调机制。广泛动员和充分发挥全社会力量、及时开展应急处置工作.2 组织体系,2.1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负责全市重污染天气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当本市范围内出现重污染天气时 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即转为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由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市长任总指挥.统一领导、指挥应急处置工作,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简称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作为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办事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由市环保局局长兼任主任 负责日常空气环境质量的跟踪 与气象部门建立热线联系,研判大气污染发展趋势 提出预警级别建议、协调落实应急指挥中心的指令,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成员单位由市委宣传部 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 市农委。市卫计委,市文广新局 市安监局。市气象局。镇江供电公司等部门组成。可依据实际情况增加成员单位,2、2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各成员单位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联络员具体负责应急响应工作 并根据本部门工作职责编修本单位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或实施方案.报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备案,1,市委宣传部。负责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宣传报道工作,协调各级政府网站及其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 和报刊 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报道工作,2.市发改委。会同经信委、环保局负责指导拟定不同预警等级下的能源保障方案,在应急预案启动实施期间 负责指导,督促开展能源保障工作 3,市经信委。会同市环保局负责指导各地拟定在不同预警等级下需减少生产负荷.限产 和停产的重点排污单位名单 根据不同的响应等级,制定。级,级 级管控名单,上报给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督促有关辖市区政府按启动的应急响应等级对排放大气污染物重点企业实施限产,停产措施.在应急预案启动实施期间,配合市环保局加大督导巡查力度 汇总各地限产 停产及对工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情况,并向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4 市教育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条件下教育系统应急工作方案 指导和督促各地做好中小学校学生,幼儿园儿童健康防护,及时汇总各辖市区中小学校停课等措施落实情况 并向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5。市公安局 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机动车限行预案 指导和督促各地实施机动车限行措施.会同市安监局指导和督促各地实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措施,做好重污染天气时的社会治安工作、及时汇总高速道路受影响情况及执法监督情况,并向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6 市财政局,负责落实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工作所需市级经费保障、7 市环保局,负责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的日常工作.负责全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会同市气象局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制度 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 指导。支持和督促各地加强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和秸秆禁烧工作,及时汇总各地。各部门相关工作情况,8,市住建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建筑工地扬尘控制应急工作方案、督促企业落实建筑施工扬尘防治责任,及时汇总应急期间建筑工地管控情况,评估重污染天气对建设领域造成的影响,并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9、市城管局,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地区城市道路扬尘控制应急工作方案、督促各地强化道路扬尘和渣土运输处置扬尘的监管,加强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保洁作业.加强对露天食品烧烤的监管。及时汇总应急期间各地强化渣土运输处置以及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保洁作业的情况,并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10,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指导和督促各地落实交通运输行业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加大公共交通保障力度,协助公安部门做好道路交通管控。及时汇总应急期间客货运输,港口 码头受影响情况.评估重污染天气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并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11,市农委。协同市环保局开展秸秆禁烧督查,会同市农机局指导和督促各地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工作、12,市卫计委,负责制定重污染天气公众健康防护及医疗保障工作方案、开展重污染天气引发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统计报告与重污染天气有关的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儿科疾病的诊疗情况,并相应加强疾病救治力量,13,市文广新局.负责指导 督促全市各级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做好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14。市安监局 会同市交通运输 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做好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工作 指导和督促各地安监部门做好重点污染企业暂停.限产时的安全生产工作 协同市公安局指导和督促各地实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措施,15,市气象局,负责全市大气环境气象条件监测.预报及信息发布工作,会同市环保局做好重污染天气预警定级工作,指导各地根据天气条件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16,镇江供电公司。根据市有关部门要求 在做好全市发用电平衡工作的基础上,对煤耗高,效率低,治污设施不完善或运行不正常的机组实施限产或停产,及时汇总机组停产,限产情况,并向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2.3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要负责参与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 响应及总结评估,针对重污染天气应对涉及的关键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理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和指导。2.4地方政府组织机构职责、各辖市 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对辖区内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负总责.要针对本辖区特点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成立相应的重污染天气应急组织机构 指挥本辖区内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明确重点监管的工地名单和不同预警等级时应采取停产.限产措施的工业企业名单 发生重污染天气情况、或收到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时.立即响应、组织协调.督促各有关部门、单位落实重污染天气管控措施、努力减轻大气污染影响、对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情况 要及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2 5企业事业单位。媒体责任及公众义务.1。排放大气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管理和维护.自觉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列入应急管控名单的企业,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报环保.经济和信息化等部门备案,在应急响应启动时 按当地应急指挥机构要求 采取减排.限排、提高大气污染物处理效率等应急措施 2.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应制定工作制度和实施方案.按要求统一,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公众提供健康防护和出行建议.3,公众在收到预警信息后、应自觉参与应急行动、遵守机动车限行.禁燃禁烧等规定.减少生活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易感人群应积极采取健康防护措施,避免户外运动,3 预测与预警,3 1预测 市环保局和市气象局的监测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空气质量和气象条件监测.及时掌握环境空气质量信息和气象条件信息,开展市内未来48小时重污染天气监测和预测工作,3 2预警。3,2、1预警级别,根据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和环境保护部.城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综合考虑污染程度、区域范围进行预警响应分级、将预警从低到高依次分为。4个级别,分别用蓝色,黄色 橙色、红色标示,红色预警为最高级别 蓝色预警、经预测,未来24小时本市空气质量指数 AQI 达到200以上、且预测有持续趋势.但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或接到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启动蓝色预警指令 并由市气象与环保专家组加以研判确认的 黄色预警,经预测,未来24小时本区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300以上.且预测有持续趋势,或未来48小时本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200以上 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或接到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启动黄色预警指令.并由市气象与环保专家组加以研判确认的 橙色预警.经预测,未来24小时本区市空气质量指数 AQI、达到400以上,且预测有持续趋势。或未来48小时本市空气质量指数、AQI 达到300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或接到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启动橙色预警指令,并由市气象与环保专家组加以研判确认的 红色预警,经预测、未来24小时本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450以上,且预测有持续趋势,或未来48小时本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400以上、或接到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启动红色预警指令。并由市气象与环保专家组加以研判确认的,3,2,2预警信息发布与解除,1。预警信息审签发布 预警信息签发遵循高等级优先的原则、实行严格的审签制度、根据空气质量监测和气象预测预报信息,形成预警信息发布建议 按以下程序发布.蓝色预警信息由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批准,并经主任同意后发布,黄色预警信息由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批准后发布,橙色预警信息由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审核后 报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批准后发布,红色预警信息由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审核,经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同意后,报请市长签发后发布,预警信息发布后 应及时发送至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和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成员单位,同时向媒体和公众发布信息.预警信息应明确预警级别.启动时间 应急响应地区等内容 2 预警信息调整与解除、预警信息发布后,应继续保持滚动播报,并根据实时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预警级别 当重污染天气加重时,高等级预警发布后。低级预警等级自动解除,当重污染天气好转时。由市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及时调整相应的预警等级.当本市实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小于150 且未来24小时空气质量保持或好转由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请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中最高等级预警批准人批准 解除预警 当接到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调整或者解除的指令后。我市应积极研判、适时调整预警级别或解除预警,并将信息及时反馈报送.3。预警方式,预警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 报刊.通信,网络信息等方式进行。4 应急响应 4、1响应程序 蓝色和黄色预警信息发布后.由重污染地区按本辖区应急预案组织应对,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做好应急准备以及对各辖市区的应急指导工作。橙色和红色预警信息发布后,启动市级应急响应.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组织并指导各辖市区做好应对工作、同时。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对各地应急响应执行情况,效果及重污染天气发展趋势等进行定期会商 4、2响应措施,根据预警级别.分级采取相应的响应措施 主要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和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每年的冬.春等大气扩散条件不利季节的响应措施.按照。镇江市冬春季节大气环境质量管控方案,执行对应的大气污染应急防控措施、4.2。1蓝色预警响应措施。级 蓝色预警信息发布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的宣传工作。并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分析空气质量变化情况 做好预测分析工作。具体应急措施如下,1 健康防护措施.提醒公众减少户外运动和室外作业时间、并适当开展户外防护.建议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易感人群尽量留在室内,停止户外运动,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课及户外活动,2 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倡导公众节约用电、严格执行绿色节能调度,超低排放燃煤电厂和天然气电厂优先发电。禁止露天烧烤.严格控制烟花爆竹燃放。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重点燃煤企业使用硫分低于0.7、灰分低于15 的优质煤炭 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土石方施工工地尽量减少土方开挖规模 严格控制建筑拆除工程.加大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保洁频次和作业范围。禁止农作物秸秆及杂物露天焚烧,4.2,2黄色预警响应措施.级 黄色预警信息发布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督促相关城市人民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并及时调度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具体应急措施如下。1 健康防护措施,提醒儿童,孕妇,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易感人群留在室内,中小学和幼儿园停止体育课及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户外作业者应开展防护。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 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严格执行绿色节能调度,超低排放燃煤电厂和天然气电厂优先发电 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对建筑工地出入口道路实施机械化冲洗 减少交通扬尘污染.禁止露天烧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在保障城市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加大对燃煤锅炉 施工场地.机动车排放、工业企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的执法检查频次,确保其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根据、级 黄色预计级别。应急管控名单、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 对冶金。水泥 石化,化工等重点排污单位有计划地实施限产或停产、重点燃煤企业使用硫分低于0,7、灰分低于15、的优质煤炭 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的重点企业和区域,停止各类开停车.放空等作业.电力,钢铁。平板玻璃等行业的重点排污单位。通过减少生产负荷等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停止建筑物拆除作业。施工工地停止土石方作业。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干散货码头。堆场和搅拌站停止作业、并做好场地洒水降尘工作 严格控制散装建筑材料,工程渣土,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上路行驶。加大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 保洁频次和作业范围.禁止农作物秸秆及杂物露天焚烧.4,2.3橙色预警响应措施 级、橙色预警信息发布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迅速组织专家研判和分析气象条件,实时大气污染物数值 重要污染源情况等相关信息 及时补充完善相应的应对措施、及时汇总整理各成员单位及各重污染地区的预警响应措施执行情况 组织督查组对重污染天气地区进行督查 具体应急措施如下,1 健康防护措施。儿童 孕妇,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等易感人群应当留在室内。停止露天体育比赛活动及其他露天举办的群体性活动 学校和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户外作业者应开展防护并缩短户外作业时间、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小汽车上路行驶.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公交运力保障,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对建筑工地出入口道路实施机械化冲洗 减少交通扬尘污染,3、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加大对燃煤锅炉、施工场地。机动车排放,工业企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的执法检查频次,确保其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转 根据 级应急管控名单,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对冶金。水泥,石化,化工。电力等重点排污单位有计划地实施限产或停产。严格执行绿色节能调度、超低排放燃煤电厂和天然气电厂优先发电.重点燃煤企业使用硫分低于0,7、灰分低于15。的优质煤炭,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 的重点企业和区域。停止各类开停车.放空等作业,钢铁,平板玻璃等行业的重点排污单位,通过减少生产负荷等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一切露天拆除、易产生扬尘的施工工地作业暂停。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干散货码头 堆场和搅拌站停止作业,并做好场地洒水降尘工作。运输散装物料、煤,焦 渣,沙石和土方等运输车辆全部禁行,生活垃圾清运车除外,加大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保洁频次和作业范围,禁止露天烧烤。禁止农作物秸秆及杂物露天焚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4,2,4红色预警响应措施、级,红色预警信息发布后,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主要成员单位和有关专家合署办公,加大会商和研讨频次.加大对重污染天气地区应急响应措施的督导力度,对未做好应急响应工作的地区和单位按有关制度进行问责、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和工作方案,落实相关应急响应措施、必要时 气象部门根据天气条件组织人工增雨作业 缓解重污染天气状况,具体应急措施如下、1、健康防护措施,儿童.孕妇 老年人和患有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易感人群留在室内 学校和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中小学和幼儿园必要时可以临时停课.停止所有户外大型活动、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户外作业者临时停止户外作业.2.建议性污染减排措施。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公共交通运力保障,加大施工工地洒水降尘频次。加强施工扬尘管理.对建筑工地出入口道路实施机械化冲洗 减少交通扬尘污染 3 强制性污染减排措施、加大对燃煤锅炉。施工场地.机动车排放.工业企业等重点大气污染源的执法检查频次。确保其污染防治设施高效运转,根据,级应急管控名单.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对冶金。水泥,石化.化工 电力,钢铁.玻璃等重点排污单位有计划地实施限产或停产。严格执行绿色节能调度,超低排放燃煤电厂和天然气电厂优先发电,重点燃煤企业使用硫分低于0 7、灰分低于15。的优质煤炭、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的石化,化工企业和区域,严禁各类大型连续生产装置开停车.放空等作业。一切露天拆除 产生扬尘的施工工地作业暂停。产生扬尘污染的干散货码头,堆场和搅拌站停止作业 并做好场地洒水降尘工作,运输散装物料 煤.焦、渣,沙石和土方等运输车辆全部禁行、生活垃圾清运车除外,加大道路机械化清扫、冲洗.保洁频次和作业范围,除与应急相关及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辆外,其他公私车辆实行单双号限行.禁止露天烧烤,禁止农作物秸秆及杂物露天焚烧、禁止烟花爆竹燃放 5。应急终止。5、1应急终止条件。当解除预警信息发布后 终止应急响应。5、2善后处置,1。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在应急终止后24小时内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总结报送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2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组织开展应急过程调查评价 3,根据应急处置总结报告和应急过程评价,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组织对本预案进行评估。并适时修订.6,信息报送 6.1、信息报送要求,各辖市区应在本辖区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信息后立即报告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 最迟不超过3小时,橙色,红色预警信息同时报告市应急办.市级橙色 红色预警信息发布后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应及时向省政府相关部门报告、6.2.信息报送内容。重污染天气信息报告分为初报,续报.终报,初报应包括发生重污染天气地区的预警级别,主要污染物,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内容。续报在初报后每天报送 内容包括预警级别变化情况。采取的应急措施和取得的效果等、终报在预警解除后报送,内容包括应急响应终止情况 采取的应急响应措施效果评估情况。下一步工作计划等,7,应急保障 7,1资金保障,市财政在现有市级专项资金中优先保障环境应急技术支持和应急演练等工作经费。重点支持市级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气象观测系统,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系统.以及对人群健康影响监测评估系统和信息发布平台,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维护 7.2通讯与信息保障。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应急指挥和预警系统、配备必要的有线。无线通信器材、确保本预案启动时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的联络畅通 7,3物资装备保障 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各自的职能与分工,配备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应急仪器.车辆和防护器材等硬件装备,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保持良好工作状态.7,4应急科技保障。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要加强应急专家队伍建设,加快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建设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系统、与市政府应急平台 市环保局大气自动监测及市气象局天气预报等系统联网,充分利用无线和卫星通信系统等先进科技手段,加强重污染天气的监测分析和指挥协调.7,5人力资源保障,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各成员单位应明确专门人员负责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提高应对重污染天气的组织、协调.实施和监管能力,保证预警和响应工作落实,8。监督管理.8,1、预案演练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重污染天气应急演练,切实提高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8 2,应急能力评估。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对各地应急机构的设置情况,人员培训与考核情况,应急监测装备和经费管理与使用情况等实施监督,检查和评估、9,责任与奖惩.监察机关加强对各地、各部门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的监督监察.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对重污染天气地区应急响应措施的督查力度。对未做好应急响应工作的地区和部门 按有关制度进行问责,对于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犯有失职 渎职行为的人员,由所在单位给予行政处分,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对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工作中反应迅速,措施妥当 贡献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10。附则、10.1名词术语。重污染天气,指在静,小风,逆温,雾等不利气象条件下.由于大面积秸秆焚烧 机动车尾气,工业废气,工地扬尘等污染物排放而发生在较大区域的累积性大气污染,10,2预案管理.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编制,解释与日常管理,并根据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和大气环境女权管理动态 及时组织修订 更新、10 3应急预案的实施时间和解释部门。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