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盐城市化工产业发展振兴规划纲要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开发区管委会 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现将、盐城市化工产业发展振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区 本部门实际 认真贯彻执行,盐城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一月三十一日,盐城市化工产业发展振兴规划纲要 石油和化学工业 以下简称 化工产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 带动性强。影响面广等特点、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关系到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面落实国家和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加快我市化工产业结构调整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我市化工产业平稳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2009。2011年,一、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发展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根据国家和省对化工产业调整的要求和发展定位,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自主创新 立足沿海,结合区域优势,突出重点.集中发展。不断提高我市化工产业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 主要目标、1.扩大产业规模,到2011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增长27。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750亿元,增长25、三年全市化工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8。以上,化工新材料,生物化工,能源化工的产值占全行业比重达到30,以上、2,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比重 到2011年 全行业完成新产品产值160亿元 年均增长30,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率达到25。以上.高端精细化学品占全行业比重达到35、以上,3.提高节能减排水平,能耗在2008年基础上下降15,以上.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规定要求.剧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完成集中控制和管理,4。提高骨干企业竞争力,到2011年,形成主营业务收入在50亿元以上企业1个,20亿元以上企业6个,10亿元以上企业15个,5 提高产业集聚度,到2011年,全市省级化工产业园区年销售额达到800亿元,建成1。2个大型化工新材料 盐化工 生物化工、能源化工生产和研发基地。1 2个大型农药 石化及延伸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和研发基地 二、重点任务.一.优化产业布局,加快产业升级,我市化工产业形成了沿海三个石化基地和三个化工集中区 要进一步加快调整 提升水平。形成集聚发展、特色发展。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发展技术含量及附加值高,环境治理好。污染排放少、市场潜力大的产品、要加快技术,人才引进。尽快做新做特.抓好一批基础较好.技术含量较高,市场前景稳定,有一定经济实力的重点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结构和产品链延伸,与相关产业配套服务等方面加大力度、在盐化工、农用化工,生物化工,能源化工等产业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二。推进沿海石化建设,形成石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抓住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加快推进我市沿海地区大石化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并早日开工建设、力争做大做精,沿海港口利用有利的区位优势.利用进口石化初级原料建设相关基本石化原料项目,利用已开发的港口条件、发展一些市场短缺的石化原料和石化新材料、利用沿海风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逐步降低风电成本.积极开发并利用非并网风电电能,与石化产业中部分高耗能产品、如氯碱.海水淡化等 发展结合起来,实现石化产业发展与风电发展同步配套、探索以替代能源促进石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形成特色新型化工产业链 根据我市化工产业的优势和特色。利用现有产业基础,以大。新,高,特为原则,实施7.9个重大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以上.形成六大产业链 加快我市化工产业在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等方面升级换代步伐。1 基础化工产业链 形成以基础化工原料为,龙头,乙烯,丙烯 乙二醇,丙烯酸及酯等二次,三次加工的化工产业链。重点推进丙烯、丙烯酸及酯等改。扩建项目、2,新领域精细化学品产业链 形成以,三药,中间体 电子化学品,水处理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和定制化学品为.龙头 的高端精细化学品产业链、重点推进电子用化学品,高品质分散染料和还原染料,吡啶等项目、3,为相关支柱和新兴产业配套产业链,形成以有机氟 碳纤维,纳米材料为 龙头 的碳纤维等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重点推进氟化工。高品质钛白粉,碳纤维等项目、4 盐化工产业链、形成以盐为、龙头,的碱,酸和PVC等基础化工产业链、重点推进联碱,氯碱 离子膜烧碱和环氧丙烷等项目.5,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以重点化工园区主要产品综合利用和农副产品加工利用为,龙头。精细化工和废弃物再加工的化工产业链.重点推进以氯气 硫酸等为源头的精细化工,污水处理等项目 6,农用化工产业链,形成以高效化肥和新型农药为.龙头,的现代农用化工产业链,重点推进农药及其中间体、杀菌,杀虫剂等项目.四,有效整合科技资源 完善化工产业创新体系.充分发挥我市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加快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 坚持走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相结合道路。充分发挥化工园区和重点企业在产业技术创新中的带动作用 鼓励和支持园区和重点企业设立技术创新公共平台,逐步形成生产基地向研发和生产基地同步转化的发展格局.加快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体系.加快引进高新技术创新创业人才 加快培养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技术人才、扶持企业研发中心,测试中心建设、力争到2011年新建10个企业研发中心、20个测试中心.加大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投入力度 重点支持节能减排项目实施,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示范工程等,积极研发和推广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污染治理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强前沿技术研究、着力解决节能减排瓶颈问题,采取新工艺,新技术 从源头上消除污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政策措施 一,落实产业政策、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围绕六大产业链、鼓励企业利用现有基础 应用关键技术、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 提升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我市沿海港口石化项目建设,新建化工项目一律进入化工集中区域.严格执行我省.我市关于准入门槛的要求,二。积极提供金融支持。推进银企合作.进一步加大对化工产业信贷支持力度,努力解决中小化工企业的贷款和担保问题.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方式筹集资金,有关部门要加强与风险投资和金融机构的协调.搭建和完善银企对接合作平台 促进金融机构加大信贷等支持力度.三。严格执行环保准入政策,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要求。重大建设项目控制总量,加强对剧毒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控制,集中和管理力度 严把准入门槛,切实加强化工产业固定资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化工项目核准备案时。严格按照环评、安评和能评要求进行审查.对未经环保部门审批的项目 投资主管部门不予核准.项目不得开工,严禁对拆分项目进行违规审批.核准或备案、四,鼓励兼并重组和产业转移。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新一轮兼并重组和产业转移,支持有发展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 帮助企业及时协调解决兼并重组和产业转移中的问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有目的 有选择地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工艺和关键设备,创造承接国际先进产业转移的优良环境、四 规划实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市各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按照责任分工,加大产业组织协调力度 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调整和振兴目标的实现、各县、市,区,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制,二。注重规划引导,制定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明确项目指南.技术方向.生产规模.标准要求等,引导产业和企业健康发展,加快与国际产业接轨步伐,三,严格目标考核 围绕调整振兴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计划。进行分解和落实,实施目标考核.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和重点任务的完成,四 优化服务环境.加强化工产业运行情况分析。研究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趋势.及时发布产业发展信息.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市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密切配合,落实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在项目审核 资源配置、人才引进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服务.五,强化人才支撑,充分发挥我市科技.教育 人才集聚的优势、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密切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对企业研发中心。引进创新人才。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人才给予资金资助.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企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制订和落实优惠政策、吸引有技术,资本以及管理才能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来我市投资创业.六 发挥协会作用,推动行业协会及中介组织快速健康发展,在行业规划,信息统计。投资服务,专家咨询,综合协调、保障行业安全,维护行业利益 促进行业公平竞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