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原理》精选习题31.控制性详细规划应以( )为依据。 A.城市总体规划 B.分区规划 C.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 D.专题规划2.假如一个城市只有一个盛行风时,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那么工业用地和居民用地应分别位于( )方向比较合适。 A.最大风频之上风向;最小风频之下风向 B.最小风频之下风向;最小风频之上风向 C.最大风频之下风向;最小风频之上风向 D.最小风频之上风向;最小风频之下风向3.机械增长是由于( )所形成的变化量。 A.人口构成 B.人口死亡 C.人口出生 D.人口迁移4.城市土地的经济评价是根据城市土地的( )属性作出的。 A.自然和人工 B.经济和自然 C.区位和经济 D.固有和附加5.( )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A.承载性 B.区位的极端重要性 C.地租 D.地价6.( )的分析可以反映城市的性质、经济结构、现代化水平、城市设施社会化程度、社会结构的合理协调程度,是制定城市发展政策与调整规划定额指标的重要依据。 A.劳动力构成 B.产业构成 C.职业构成 D.产业结构与职业构成7.在劳动构成分类中,( )数量是随城市规模变动的。 A.劳动人口 B.基本人口 C.服务人口 D.被抚养人口8.与建设用地的自然条件评价相比,城市用地的建筑条件评价更强调( )所造成的影响。 A.环境因素 B.自然因素 C.人为因素 D.区域因素9.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先组织编制( ),研究确定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作为编制规划成果的依据。 A.城镇体系规划 B.总体规划纲要 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D.规划大纲10.水文地质条件一般是指( )。 A.地面水体的状况 B.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及含水层的条件 C.水体的流量、流速及水道断面 D.含水层的厚度、矿化度、硬度、水温及水的流动状态等条件11.下列不属于影响城市道路系统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 A.城市在区域中的位置 B.城市交通工具形式 C.城市用地布局形态 D.城市交通运输系统12.中小城市客运站通常采用( )的布局形式。 A.通过式 B.尽端式 C.混合式 D.中间式13.一般认为,包括支路在内的城市道路用地面积率以( )为宜。 A.45%以上 B.35%以上 C.20%以上 D.12%以上14.一个道路交叉口的道路通常不宜超过( )。 A.3~4条 B.4~5条 C.3~5条 D.4~6条15.城市道路分类中,按道路功能的分类可分为( )。 A.快速路和干路 B.干路和次干路 C.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 D.交通性道路和娱乐性道路16.中等城市干道网密度规范规划一般选用( )。 A.3%~5% B.2.5%~4% C.2.4%~3% D.2.2%~2.6%17.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现状图的图纸比例为( )。 A.1:500~1:2000 B.1:500~1:1000 C.1:1000~1:2000 D.1:1000~1:500018.大城市的长途公共汽车客运站的位置一般应选在( )。 A.城市中心 B.城市中心区边缘 C.市区边缘 D.远郊区19.城市快速路的红线宽度一般为( )。 A.30~50m B.40~70m C.60~100m D.110~200m20.如果跑道轴线方向通过城市,跑道靠近城市的一端与市区边缘的距离保持在( )。 A.至少10km B.至多10km C.至少15km D.至多1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