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城市规划师《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精选习题41.法律关系是由法这一特殊行为规范所调整的,它是( )。 A.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B.以法律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C.以法律规范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D.以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 E.以社会联系为纽带2.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行政许可,但受行政许可法调整?( ) A.县工商局颁发企业营业执照 B.县政府颁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书 C.司法部授予律师资格 D.省司法厅颁发律师执业证书 E.省政府地质矿产主管部门颁发采矿许可证3.下列哪些行政许可是天津市人民政府规章可以设定的?( ) A.企业营业执照颁发 B.法律顾问资格授予 C.锅炉供暖许可 D.出租车经营许可 E.电信业务许可4.行政权的特点包括( )。 A.自由载量性 B.主动性和广泛性 C.单方性和优益性 D.参与性 E.强制性5.我国行政权的内容包括( )。 A.行政立法权 B.行政决定权 C.行政检查监督权 D.行政制裁权 E.行政审判权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的原则包括( )。 A.统筹安排 B.综合开发 C.布局完善 D.合理利用 E.与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如有下列( )行为,应进行通报批评。 A.越权审批 B.越权颁布“一书两证” C.对朱依法取得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核发建设项目批准文件的 D.未依法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确定规划条件或者改变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依法确定的规划条件的 E.对来依法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建设单位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 )。 A.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时序 B.充分利用现有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C.严格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D.体现地方特色 E.因地制宜、节约用地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前应提出( )等规划条件,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组成部分。 A.容积率 B.使用性质 C.开发强度 D.出让地块的位置 E.建筑密度10.城镇体系规划一般分为( )等几个基本层次。 A.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B.省域(或自治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C.市域(包括直辖市、市和有中心城市依托的地区、自治州、盟域)城镇体系规划 D.县域(包括县,自治县、旗域)城镇体系规划 E.镇域城镇体系规划11.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图纸包括( )。 A.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示意图 B.城镇体系规划囤 C.城镇现状建设和发展条件综合评价图 D.区域社会及工程基础设施配置图 E.重点地区城镇发展规划示意图12.城市绿化规划应当根%据当地的特点,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植被和历史文化遗址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方便群众为原则,合理设置( )等。 A.公共绿地 B.居住区绿地 C.防护绿地 D.生产绿地 E.行道树及干道绿化带13.根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要求》,关于其规划图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物古迹、传统街区、风景名胜分布图 B.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图,比例尺为(1:5000)~(1:10000) C.重点保护区域保护界线田,比例尺为(1:500)~(1:2000) D.重点保护、整治地区的详细规划意向方案图 E.比例尺均为(1:2000)~(1:10000)14.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直接依据不包括( )。 A.城镇体系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 C.城市分区规划 D.城市近期规划 E.修建性详细规划15.中心城区规划的内容应包括( )。 A.原则确定交通发展站 B.划定旧区范围%,确定旧区有机更新的原则和方法 C.划定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范围(紫线) D.提出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E.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16.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居住区配套公建各项目的规划布局应符合( )。 A.配套公建的规划布局和设计应考虑发展需要 B.基层服务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居民,满足服务半径的要求 C.居住区配套公建应主要采取集中布置的方式 D.商业服务与金融邮电、丈体等有关项目宜分散布置 E.居住区配套公建的布置庄利于发挥设施效益,方便经营管理、使用和减少干扰17.根据行政领导权力的控制和运用程度的不同,可以把领导方式分为( )。 A.强制方式 B.集权方式 C.说服方式 D.分杈方式 E.均权方式18.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主要有( )。 A.一般监督 B.行政监察 C.审计监督 D.司法监督 E.方法监督19.下列哪些是集权的行政体制的优点?( ) A.有利于政治控制的统一和稳定 B.有利于应付突然事件和非常事件 C.有利于集中力量进行建设 D.有利于协调利益和矛盾 E.有利于充分发扬民主20.( )是我国传统行政文化要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A.由集权型向民主型转化 B.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化 C.由一般型向专业型转化 D.由人治型向法治型转化 E.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