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模拟训练 1、 膨胀土地基易于遭受损坏的大都为埋置深度较浅的低层建筑物,因此建筑物的基础最好采用下述哪种形式较好( )。 A. 片筏基础 B. 条形基础 C. 墩式基础 标准答案: c 2、 红粘土的工程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A. 高塑性和低孔隙比;土层的不均匀性;土体结构的裂隙性 B. 高塑性和高压缩性;结构裂隙性和湿陷性;土层不均匀性 C. 高塑性和高孔隙比;土层的不均匀性;土体结构的裂隙性 标准答案: c 3、 黄土最主要的工程特征是( )。 A. 高压缩性 B. 高孔隙 C. 湿陷性 标准答案: c 4、 黄土的湿陷性系数是指( )。 A. 由浸水引起的试样湿陷变形量与试样开始高度之比 B. 由浸水引起的试样湿陷变形量与试样湿陷前的高度之比 C. 由浸水引起的试样的湿陷变形量加上压缩变形量与试样开始高度之比 标准答案: a 5、 红粘土、黄土和软土具有高孔隙比的特征,试问红土的工程性质具有哪些特点( )。 A. 具有湿陷性、高压缩性、强度低 B. 具有湿陷性、低压缩性、强度高 C. 无湿陷量、低压缩性、力学性能好 标准答案: c 6、 膨胀土的膨胀、冻土的冻胀和盐渍土的盐胀,这三种现象中哪一种现象与土体中粘土矿物成分与含量关系最密切( )。 A. 膨胀土的膨胀 B. 冻土的冻胀 C. 盐渍土的盐胀 标准答案: a 7、 黄土地基湿陷程度是根据下述何种指标进行评价( )。 A. 湿陷系数和总湿陷量 B. 湿陷系数和计算自重量湿陷量 C. 总湿陷量和计算自重湿陷量 标准答案: c 8、 粘性土中某点的大主应力为400kpa,其内摩擦角为20°,粘聚力为10kPa,则该点发生破坏时的小主应力为( )。 A. 512.2kpa B. 621.03kpa C. 78.09kpa D. 182.11kpa 标准答案: d 9、 某砂土试样的天然密度为1.74t/m3,含水量为20.0%,土粒相对密度为2.65;最大干密度为1.67t/m3,最小干密度为1.39t/m3。该土的密实程度为( )。 A 松散状态 B 密实状态 C 中等密实状态 D 硬塑状态 标准答案: a 10、 大面积地表水体的水位上升时,地表水下土体(均为透水层)中某点的自重应力( )。 A 减小 B 增大 C 不变 D 先增后减 标准答案: c 11、 在对土样进行土工试验时,属于试验指标的是( )。 A. 干密度 B. 饱和度Sr C. 孔隙比 D. 含水量 标准答案: d 12、 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性指标为( )。 A 土粒比重、孔隙比、含水量 B 饱和度、干重度、孔隙率 C 含水量、有效重度、孔隙比 D 含水量、重度、土粒比重 标准答案: d 13、 某砂土,d10=0.2mm,d30=1.0mm,d60=1.8mm,该土( )。 A 级配良好 B 级配不良 C 均匀性好 D 分选性差 标准答案: a 14、 某建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其宽度为9m,在进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深宽修正时,b的取值为( )。 A. 3m B. 4.5m C. 6 D. 9m 标准答案: c 15、 在多层建筑中,地基主要受力层的定义应为下列何项所述?( ) A. 直接与建筑基础底面接触的土层 B. 直接与建筑基础底面接触的土层和桩端持力层 C. 条形基础底面下深度为3b(b为基础底面的宽度),独立基础底面下深度为1.5b,且厚度一般均不小于5m范围内的土层 D.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的土层 标准答案: c 16、 确定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时拟考虑下列一些因素: I.工程地质条件; Ⅱ.地基冻融条件; Ⅲ.水文地质条件; Ⅳ.建筑物使用功能; V.建筑物的长度; Ⅵ.场地环境条件; Ⅶ.建筑物的高度。 下列哪一组合包括了所有应考虑的因素?( ) A. Ⅰ,Ⅲ,Ⅶ B. Ⅰ, Ⅱ,Ⅲ,Ⅳ C. Ⅰ,Ⅱ,Ⅲ,Ⅳ,Ⅵ,Ⅷ D. Ⅰ,Ⅱ,Ⅲ,Ⅳ,V 标准答案: b 17、 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与( )无关。 A.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B. 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C.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D. 结构形式 标准答案: c 18、 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的距离一般取相邻基础底面高差的( )。 A. 1~2倍 B. 1.5~2.5倍 C. 2~3倍 D. 0.5~1倍 标准答案: a 19、 对于粉土,当确定其粒度成分时,采用的测定方法为( )。 A 筛分法 B 沉降分析法 C 三轴试验 D 直剪试验 标准答案: b 20、 在土力学计算中应当考虑渗流及浮力的作用力,造成这种作用力的因素是( )。 A. 强结合水 B. 弱结合水 C. 毛细水 D. 重力水 标准答案: d 21、高层建筑对地基变形控制的主要特征值是( )。 A.倾斜; B.局部倾斜; C.沉降量; D.沉降差; 答案:A 22、砌体承重结构对地基变形控制的主要特征值是( )。 A.倾斜; B.局部倾斜; C.沉降量; D.沉降差; 答案:B 23、对于可不做地基变形验算的二级建筑物,根据土样的物理指标得到f0后,再经修正得到fK,其修正系数ψf是考虑( )因素的影响 A.土样数量的多少; B.土样的取值方法; C.土样的离散性; D.土样的种类; 答案:C 24、考虑建筑物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地基失稳的破坏形式有( ),其稳定安全系数分别要求( ) A.整体剪切破坏,冲剪破坏,≥1.1,≥1.5; B.局部剪切破坏,冲剪破坏,≥1.2,≥1.5; C.表层滑动破坏,深层滑动破坏,≥1.2-1.4,≥1.2; D.表层滑动破坏,深层滑动破坏,≥1.5,≥1.3; 答案:C 25、对季节性冻土地区考虑基础埋深时,在( )条件下不需考虑冻胀影响 A.基底距地下水位较近; B.地基承载力PK≤130Kpa; C.主要持力层为砂土层; D.主要持力层为密实的粘性土层; 答案:C 26、柱下条形基础的长度确定不是出于( )因素的考虑 A.增大底部面积,改善端部地基承载条件; B.调整底面形心位置,使P分布合理; C.改善基础梁的挠曲条件; D.满足地基承载力的强度要求; 答案:C 27、筏板配筋构造要求,其纵横向支座钢筋应有1/2—1/3贯通全跨,且配筋率≥0.15%,跨中钢筋按实际钢筋全部通过是考虑到( )影响 A.筏板的局部弯曲; B.筏板的柱上板带弯矩值; C.筏板的整体弯曲; D.筏板的剪力大小和温度影响; 答案:C 28、某构筑物基础在设计地面标高处有偏心荷载680KN,偏心矩1.31m。基础埋深2m,底面尺寸4×2m。则:Pmax =( )KPa,基底压力分布图为( ) A.300.3;三角形; B.405;三角形; C.572;梯形; D.400;三角形; 答案:A 29、柱下条形基础底部翼板宽度应由( )确定 A.柱的截面尺寸大小; B.持力层承载力和下卧层承载力; C.砼和钢筋的强度及配筋量; D.基底压力的均匀性; 答案:B 30、当桩的l/d较小,桩身穿越软弱土层,桩端设置在密实砂层,碎石类土层中,微风化岩层中,这类桩应按( )设计。 A.端承桩; B.摩擦桩; C.摩擦桩型; D. 端承摩擦桩; 答案:A 31、当桩设置于深厚的软弱土层中,无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或桩端有较坚硬持力层但桩的l/d很大,这类桩应按( )设计 A.端承桩; B.摩擦桩; C.端承摩擦桩; D.摩擦端承桩; 答案:B 32、对于竖向抗压桩,除应进行竖向承载力计算外,必要时,还需进行( ) A.桩身强度和抗裂计算; B.水平承载力和位移验算; C.抗拔计算; D.桩基沉降计算和软弱下卧层及负摩阻力验算; 答案:D 33、穿越饱和软土层的桩基,不宜采用( ) A.预制砼方桩; B.H型钢桩; C.泥浆护壁灌注桩; D.敞口预应力管桩; 答案:A 34、当桩径( )时,灌注桩在设计中需考虑挤土效应和尺寸效应 A.D≥800mm; B.250mm C.D≤250mm; D.D≥1000mm; 答案:A 35、当桩端持力层为粘性土或粉土时,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 ) A.1.5d; B.2d; C.1d; D.4d; 答案:B 36、当持力层较厚且施工条件许可时,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宜达到土层的临界深度,粘性土、粉土的临界深度一般为( ) A.(2-6)d; B.(3-10)d; C.(1-2)d; D.(0.5-1.5)d; 答案:A 37、对桩数不超过3根的端承桩和非端承桩,根据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 ) A. R= Quk/rs+ Qpk/rp; B. R= Quk/rsp ; C. R=ηspQuk/rsp +ηcQck/rc; D. R=ηsQsk/rs+ηpQpk/rp+ηcQck/rc; 答案:B 38、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对于d≥800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计算公式为:( ) A.QUK=μ∑qsikli+qpkAp; B.QUK=λsμ∑qsikli+λpqpkAp; C.QUK=μ∑ψsiqsiklsi+ψpqpkAp; D.QUK=μ∑qsikli+ψpqpkAp; 答案:C 39、综合确定一级建筑物桩基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时,必须采用( )方法 A.现场静载荷试验; B.静力触探; C.标准贯入; D.经验参数;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