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16
- 1 总 则
- 2 术语和符号
- 3 基本规定
- 4 变形观测方法
- 5 基准点布设与测量
- 6 场地、地基及周边环境变形观测
- 7 基础及上部结构变形观测
- 8 成果整理与分析
- 9 质量检验
- 附录A 变形观测成果表
- 附录B 质量检查记录表
- 本规范用词说明
- 引用标准名录
- 条文说明
热门资源
更多>
- 建筑幕墙工程检测方法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T 324-2014
- 机井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 GB/T 50625-2010
- 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T 10060-2011
-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附条文说明] JGJ 126-2015
- 光传送网(OTN)工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 GB/T 51398-2019
- 绿色建筑室内装饰装修评价标准[附条文说明] T/CBDA 2-2016
- 百年住宅建筑设计与评价标准[附条文说明] T/CECS-CREA 513-2018
-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201-2012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附条文说明] GB 50300-2013
- 装配式住宅建筑检测技术标准[附条文说明] JGJ/T 485-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Code for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of building and structureJGJ 8-2016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6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204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 8-2016,自2016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1、3.1.6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7月9日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2013]169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变形观测方法;5.基准点布设与测量;6.场地、地基及周边环境变形观测;7.基础及上部结构变形观测;8.成果整理与分析;9.质量检验。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强化了技术设计与作业实施规定;增加了新的变形测量技术方法,删除了目前已很少使用的方法,并将原第8章有关基准点稳定性分析并入第5章中;对原第5、6、7章进行了全面修改,并按变形测量对象及类型调整为目前的第6、7章,增加了收敛变形观测、结构健康监测,细化了各类变形测量中监测点的布设要求、测定方法和成果要求;将原第8、9章的内容进行了扩充,重点强化了成果质量检验的规定;对附录内容作了较大调整。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177号,邮政编码:100007)。 本规范主编单位: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安徽同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庆市勘测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勘察院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 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 深圳市建设综合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武汉市测绘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王丹 刘广盈 郭春生 谢征海 赵业荣 林鸿 张凤录 黄恩兴 刘振萍 王树东 王双龙 吴晓东 王百发 严小平 张训虎 杨永兴 王峰 常君锋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徐亚明 秦长利 张坤 王金坡 石俊成 杨书涛 赵安明 柏桂清 杨铁荣